每一条完全或较完整的卜辞上,都会有记日的干支。史官们甚至还特意将干支完整地刻在牛骨上,为了方便查阅。
这可以算是我国最古老的“历书”,在甲骨文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物如今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叫做“武甲刻干支表牛骨”。
月旬配合天干地支就能较好地掌握时间的大小周期,展现了古代先人们的大智慧。
而对于季节的区分,从甲骨文中来看,商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卜辞中多有“今春”、“今秋”,也就是今年的意思,这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就是春种,秋收。
以春秋来表示一年,这种方法直到西周以后的诸侯国还在使用,著名的编年史《春秋》,其书名就来源于此。
商代的年,在甲骨文里叫做祀,商王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举行各种不同的祭祀。祭礼过完一遍,一年的时间也就过去了,所以用祀来代表年。
因此历史典籍里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在甲骨文里也得到了验证,晚期卜辞中多用“唯王二祀”、“唯王八祀”的说法,只要是出现了“祀”,那就肯定是采用殷历的甲骨。
这也成了后世“年号”用法的初始,相当于“某王二年”、“某王八年”,对后世修史的的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虽然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但是殷人的年时定义却是从冬至日开始的,因此从其观察天象、历法的周密来看,应该知道分至的,否则间月无法安排。
因此这套体系还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简单按干支定好套入公元几年就完事儿的,涉及到近千年的历史当中的各种偏离和修正。
57261955
二子从周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民间小说】 www.mjnmf.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mjnmf.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