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步都是汉族酿酒没有的手法,但是其实相当的科学,炒制熟化,磨粉,加荞麦壳,都是可以加快淀粉被菌群分解的有效措施,现代工艺里都有这几种手法,不过是用在了利用糖蜜酿造酒精的工艺上。
之后将冷却在簸箕里的粮食,放入发酵用的粬子,用手将它完全拌匀。
然后又来了一道特色工艺,还要用烧红的火炭放在拌匀后堆好粉的上面,并取3到5颗干的红辣椒,放在上面烧出呛人的辣椒味,一边还念诵祈祷酿制的泡水酒纯净、味美,之后将粉装入口袋,外面再用布将它包好,就进入了充分发热发酵环节。
这一步倒是没法用科学性来解释,不过彝人为了方便观察是否达到发醇成熟,会在布袋上放一把刀,利用金属导热的特性,用来感知堆袋内的温度。
发酵成熟后的原料会被倒入特制的木制圆桶内密封好,再经过七天的“醒酒期”,打开用竹片将桶内的原料平分成四份,分两次加入清水泡二三十分钟。
这个工序就是这种酒被命名为“泡水酒”的由来。
最后只需要准备一根一头削尖,一头削成圆筒的竹杆,将竹杆一端插入桶底边上的小洞,泡水酒自然就从桶内哗哗地流出。
泡水酒从桶中取出后,要将取出的泡水酒舀一小碗倒回桶内,以示对自然的敬重,仪式完成后,取出的泡水酒就可以饮用了。
这个酒酒色金黄,味道相当不错,还和香水一样分作三段,前段入口香甜,中段会察觉有些麦焦味,之后又会在舌底形成回甘,非常有特点。
周至大约也知道俩老外为啥喜欢这种酒了,相比他们的清酒和烧酒,这个酒的度数非常接近,滋味更加复合,除了酒色有些浑浊以外,完全符合日韩人的口味。
彝族人喝这种酒喜欢用一个罐子装着,然后用装饰有绸带,涂成彩色的长长的秸秆吸管来嘬着喝,这样的喝法叫“杆杆酒”。
不过对于外客们倒也没有必须这样的要求,管够是真的。
这个酒还有相当优秀的养生药用功效,同时也是老毕摩做法的道具之一。
老赤日时常会在周至每天喝的茶里边加点东西,都是些切碎的植物,味道倒也不难喝,但周至也不知道是啥。
那些植物还不是一种,因为周至能够察觉出来味道不一样。
偶尔早上或者晚上,老赤日也会端一杯泡水酒过来:“喝了这个再吃饭。”或者说:“喝了这个再睡觉”。
不晓得跟这些有没有关系,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