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你会随军参谋军机,等战争结束,保证你的功劳足够担任太守一职。”
这是典型的萝卜坑,只要杜畿点头,一切都不是问题。
事实上,历史上的杜畿还真是一步登天的人才。
在荆州当了几年流民,后母去世,加上曹操已经平定中原,他带着后母的棺材返回了老家京兆。
那时候,好友张时已经是京兆尹了,请他当功曹。
杜畿满腹才华,这个小官当得憋屈,张时心里也不爽,给你个官儿你还嫌弃是吧?
最后杜畿干脆辞官,跑去了许都,结识了侍中耿纪,两人整日在家高谈阔论,被隔壁邻居荀文若听到了。
荀彧听了几天墙根儿,觉得这是个大才,屈尊结交,然后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立马征辟杜畿为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
就这样,杜畿实现了从平民百姓到两千石高官的跨越,他的家族也从寒门再次跃升为世家。
京兆杜氏人才辈出,唐朝名相杜如晦、大诗人杜甫、杜牧都是杜畿的后人。
相对于一老本等熬资历的官员来说,这种一步跨越到高官的行为,真是让人羡慕。
杜畿分析道:
“河东郡没什么有名的世家,倒是有几大豪强家族,还有白波军和左贤王的人马盘踞,太守王邑表面是个好好先生,但一河之隔就是长安,却从没有来觐见,也没有朝贡送来,明显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杨修问道:
“怎么?怕了?”
杜畿摇了摇头:
“这世道蝇营狗苟之人太多,确实需要朝廷以雷霆手段荡平,再大张旗鼓的加以改革……罢了,我去河东,为百姓们做点贡献!”
一个盛产盐铁的地方,朝廷却没得到过一斤铁一两盐,明显问题很大。
与其继续滋生为祸一方的豪强家族,不如趁早将河东郡的问题解决掉,实现工业区倡导的“为百姓谋福祉、为万世开太平”的奋斗目标。
嗯,杨修到了工业区之后,没少搞这类标语,不管工人还是子弟学校的学生,每天都正能量满满,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杜畿终于答应下来,杨修很开心:
“既然要治理一方,我觉得你个人应该多站在宏观角度考虑问题……要不这样,我上书请封你为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这样就能以特殊官身加入到军队中,正好你也多参与一下工业区整体的管理。”
杜畿拱了拱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