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曹义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跟胆量,但是按照沉忆辰的评判标准,他的能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加之年事已高不适合继续镇守辽东这等军事重镇。
接替的襄城伯一脉算是沉忆辰旧识,早年间还在应天成国公府时期,家宴上就曾会面过上一辈襄城伯李隆,对方担任南京守备这一要职,可谓是位高权重。
不过正统十一年,前任襄城伯李隆调任京师,明英宗朱祁镇赐宝刀让他代天子巡边大同。正是这番奔波,引发了李隆旧疾于正统十二年病逝。
李隆病死之后,正统十三年嫡长子李珍袭封襄城伯爵位,仅在一年之后战死土木堡,于是乎第三子李瑾袭爵,成为了第四代襄城伯。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来,襄城伯一脉称得上是为国尽忠效死,尚武家风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现任襄城伯李瑾别看名声不显,可沉忆辰却有着历史上帝视角,知道对方在成化年间骁勇善战,曾三次佩将军印平定四川叛乱,完成了大明对于西南的改土归流,最终死后被追赠为芮国公。
临阵换帅,普通将领扛不住质疑,需要用这种家族声望显赫的勋戚去坐镇,这就是沉忆辰选择襄城伯李瑾的理由。
听完沉忆辰的排军布阵,在场三部尚书此刻全部陷入沉默之中,他们受到召集议事之前,猜测到以沉忆辰的性格肯定要展开对鞑虏的报复行动。
只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番大动作。
明朝一般只有大型军事活动,才会让统帅佩挂将军印,现在除了忠国公石亨的征西大将军印,又出现了定襄侯郭登的镇朔大将军印,还有襄城伯李瑾的征虏将军印。
同时出现三位挂印将军,这等规模已经不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的北伐架势,难道说沉忆辰真就打算顺势展开全面战争吗?
年富跟萧彝两人与沉忆辰关系亲密,不好直言说出自己心中的质疑,但兵部尚书于谦性格一贯刚直,当即就指明道:“沉元辅,现在正是寒冬腊月时节,漠北草原有些地方积雪厚达数尺,稍有不慎便会伤亡一片,将士们如何在这种时节出征?”
“就算强令九边跟辽东军出征,运河被冰封无法从南方运粮,光靠着通州大仓跟军仓余粮,很难坚持人吃马嚼的消耗。土木堡一战尤未远矣,还请沉宫保切莫重蹈覆辙!”
于谦说话就是直接,鹅毛大雪的环境下出征,恐怕还没有见到敌军,己方就会出现极高的非战损失。如果再让也先抓住时机回援,那么征伐边军跟辽东军,说不定会遭遇全军覆没的结局。
这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