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郑学功说:“崇洋媚外呗, 贪图国外的物质享受,这样的人, 任何时代都有。”
高凡摇摇头,说:“郑主任,我觉得不光是如此。”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郑学功问。
高凡说:“我给您讲个故事吧。我有一个同班同学,家是柳安那边的大山沟里的。他们那里土地少,他说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谷蕑
郑学功点点头,说:“我知道这个情况,柳安有些山区的确是非常苦。”
高凡继续说:“我这个同学,努力考出来,进了北大,选择了化学系,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先化学系吗?”
“我怎么能猜得着?”
“他想研究一种技术,直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他说,如果咱们国家有了这样的技术,大家就再也不会挨饿了。”
“把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淀粉?这个难度太大了。我们过去也有专家提出过这样的设想,但大家都觉得不太现实。不过,你那个同学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件好事,值得鼓励。”郑学功评价道。
高凡耸耸肩膀,说道:“正如您所说,这个项目的难度太大了。我估计,至少10年内,咱们国家不可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资金,您觉得呢?”
“10年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了,我觉得,20年内咱们也不一定有多余的资金来开展这个项目。”郑学功说。
相比高凡,郑学功对于国家的科研资金使用情况有着更深的了解,他认为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这样的项目,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不可能被列为重点课题的。
如果仅仅是投入少量的资金小打小闹,对于这样的项目来说,又实在是索然无味。
“所以,我那个同学动了想出国的念头。”高凡说。
“他想到国外去研究这个课题?”郑学功听明白了。
高凡点点头:“是的,不过我把他劝住了。”
“为什么?”
“因为我跟他说,他如果到国外去研究这个项目,那么未来的成果将不会属于中国人,而是会属于国外的大企业。届时这些大企业会用这项技术,来赚走中国人的钱。至于他想帮助的那些山区里的人,根本无法从这个项目中获得好处。”
“你说得很对。”郑学功说,旋即,他便明白了高凡跟自己讲这个故事的原因,“你是说,我们的一些科技工作者,是因为国内无法给他们提供科研条件,才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