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得信,下令宽恕萨喇尔及伊犁城内一众叛军首领的罪行,命他们按原计划行动。】
【同时,他令策楞率军赶赴伊犁,支援萨喇尔的进兵计划。】
【但乾隆的命令还没来得及发给策楞,萨喇尔一伙就跟阿睦尔撒纳打了起来。】
【双方在伊犁附近遭遇,交战两日,不分上下。】
【这时,大小和卓率军赶来。】
【阿睦尔撒纳与大小和卓的军队联合,萨喇尔军被击败,四散而逃。】
……
天幕上。
正大光明殿。
一名官员对乾隆拱手行礼道:
“陛下,萨喇尔未能与班第、鄂容安并肩力战到底,后又降附于准噶尔,臣奏请处以死刑。”
坐在龙椅上的乾隆看了一眼他,又看了一眼满朝文武,随后缓缓开口道:
“萨喇尔是准部里最先归附我大清,而且作为准噶尔降将,也不能像对待八旗将领一样严苛要求。”
“换言之,萨喇尔若能忠于朝廷,固然值得表彰,但如果做不到,也乃人之常情。”
“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命萨喇尔在班第等人的灵柩前叩首谢罪吧。”
满朝文武也没什么异议,有异议也得憋着。
最后就是高呼陛下英明。
乾隆满意微笑的点了点头,又道:
“然而有功赏,有过罚。”
“因其率部攻阿睦尔撒纳之功,授以内大臣之职。”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出来了。
这乾隆是真的很满意那什么萨了。
“也是,前面一群将领畏首畏尾,就这么一个勇于反击的。”
“肯定不能伤了这等忠臣的臣子心啊。”
“至于这些没用的歪瓜裂枣,伤了也就伤了。”
杨玉环托着腮百无聊赖的甩着绅带。
“三郎说的头头是道,那为什么没做到呢?”
李隆基嘴一停。
这小娘是欠教育了!
……
【乾隆二十一年(1756)正月,乾隆发起第二次平准战役,这次清军亦分西、北两路夹攻,西路军由定西将军策楞挂帅,为主力军,北路由定边左副将军哈达哈统领,为牵制之师。】
【而乾隆正式任命的准噶尔四汗及其他未叛者也大多随军西进,已叛者也纷纷重新归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