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是在1月3日深夜才发现马当失守。
这个时候,日军第18军司令官安达中将已经搭乘潜艇离开,第20师团得到消息后,无法向安达的司令部汇报此事。
此时20师团都还没撤到基阿利,第51师团已经撤走了近半兵力。
这种情况下,20师团只能继续执行西撤命令。
至于安达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1月4日白天。
原本潜艇是准备直接上浮并停靠在马当的港口。
可谨慎的日军发现附近有盟军的飞机,所以就等了等。
等飞机飞过之后,才升起潜望镜,便发现马当的港口和城上都插着中国国旗。
这可把日军潜艇吓得够呛。
等再三确认后,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就是盟军已经攻占了马当。
原本他们把马当作为抵挡盟军的前线,如今看来却是泡汤了。
这样一来,撤离至马当的计划就很危险。
因为没法在马当靠岸,于是潜艇只能继续向西,最后在距离马当大约50公里的地方登陆。
这里是20师团的一个驻地,此时还在日军手中。
本来安达中将可以撤到更西边的韦瓦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在目前的不利局面中,他这个司令官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
赛多尔、基阿利等地都属于沿海城市。
至于之前日军丢失的莱城,也是沿海城市,但跟赛多尔、基阿利隔了两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这也是为什么第51师团败退莱城后要翻越北边的山脉赶往基阿利的原因。
可之前盟军攻占了赛多尔。
这样一来,日军第20师团和51师团无法沿着海岸线向西撤退,只能翻越另外一条山脉到南边去,也就是菲尼斯泰尔山脉。
然后顺着那条道路崎岖的河谷前往马当。
可现在马当被盟军占领,日军只能继续向西撤向韦瓦克等地。
虽说后半截的撤退之路没有那么多悬崖峭壁,也不用翻越高耸而地形复杂的山脉,但依然是原始森林。
后半段路而且也有超过三百公里。
可以说,当日军第20师团和51师团决定西撤开始,就注定撤退之路会很艰辛。
原本快反一团和棒子团是打算给西撤的日军添一些麻烦的。
可真的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