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技术资料得到以后,在危机计划署的牵头下,由m国、z国、e国、f国、r国等70几个国家组成的科研攻坚小组,在第一时间便组建完成。
攻坚小组的人数达到了3万余人,均是由各国顶尖的科研人员组成,涵盖了材料学、流体动力学、飞行控制等100多个学科。
经过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戴森球的技术终于得到了突破。
3个月后,包裹太阳的分段式卫星全部制造完毕,数量达到了21万颗。
这些卫星展开后将组成一个环绕太阳的壳状轨道结构,用来包裹太阳、开采太阳能源的巨大人造天体,即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
分布在全球的30多个航空空间基地,日夜不停地将这些卫星投送到了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拉格朗日点,即它们的预定轨道。
为了尽快地将戴森球组建完成,地球人动用了包括空间飞行器、远地火箭等诸多运载系统,甚至将“荣宇”号、“荣宙”号、“荣之”号、“荣星”号四艘星际飞船投入其中。
经过长达半年的、不间断的投送,21万颗卫星全部投送到了预定轨道,又经过了3个月变轨、机动及组装工作,包裹太阳的戴森球终于建造完毕并对地球实施了能源供给。
至此,地球人彻底摆脱了千百年来受制于能源短缺的桎梏,真正实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供应。
这也预示着人类在真正意义上跨过了2型文明,正高速向3型文明大步挺进...
由于位于金星轨道的泰伯星人吸取暗能量的行为,导致月球加速远离了地球,造成了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变,地球的平均温度一度跌破零下60度,地球由一个温暖宜居的星球变成了一个白茫茫的冰原世界。
绝大部分人类被迫转移到了地下城,地下城成了人类唯一能抵御严寒的避难所。
戴森球建造完成后,危机计划署联合各国开始对地球进行增温计划,由于不受能源的限制,人类可以随时享用太阳给予的超量能源供给。
太阳所辐射的能量有60%被戴森球转化为电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其一秒所产生的电力已经超过了人类之前几千年内所生产的能源总和。
为此,人类在地球的高空轨道建造了一个人造太阳,这个人造太阳区别于热核聚变反应堆,而是一个能够发光发热的人造光源,依托于戴森球巨量的能源供给,它以热辐射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将光照输送到地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