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其实最难的反而是那些贫寒学子,这些学子们饱读诗书,为守气节碍于颜面,宁死不领赈济,但却愿受皇恩恩赐,故必须大言皇恩浩荡,使他们感到得天独厚,天子眷顾,自会接受赈济得以活命。”
张一元笑道:“阁部真是洞悉人性,如此河南大幸。”
于是按照高务实的吩咐,巡抚张一元下令在各城中以公馆及寺庙作为粥厂所在,于乡间每座粥厂需设五大间,一间贮米四间济民,每厂需至少收养饥民二百。
各州县正官亲自选择品行端正之人管理粥厂,地方有司及户部财务干员核查米数,每日检查菜色,督管官员勤惰,据实赏罚。
高务实及巡抚、藩臬则遍巡各地办公,询问疾苦,督查官吏,日行数百里,每至一处必先亲食粥厂查验,各地官吏忙问道:“阁部昼夜劳顿,巡视各地,怎能仅食粥充饥?”
高务实不以为意,答道:“尽食粥厂有三利,一则有司不必寻我踪迹供膳,浪费公款。二则可激励有司及施粥者不敢怠慢违误。三则本阁部不避劳苦与民同食,可使民心聚拢,也可使振奋同僚,竭力赈救。”
这样的切实救灾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郭家村有贫民刘一鹍受灾染病,嘱咐其妻道:“我已经没多少日子可活,你还有些气力,要是念着夫妻一场,就别待在这一起饿死,早早出去找活路!”说罢,刘一鹍便使尽剩余力气强赶其妻。
其妻刘氏泪流满面,哭着道:“你是一家的天,你现在染病,我应该照顾你,死就应该死在一起,我不能走!”
刘一鹍怒骂:“你这个疯婆娘,你快走啊,离开这儿!”刘氏说:“荒山野岭,能往哪走?我只想在这里。”无论刘一鹍怎么骂刘氏也不肯离去,夫妻相拥绝望,恰在此时官府联合乡里,四处搜寻落单灾民,二人终得赈济,夫妇得救。
叶县光武庙日夜赈济灾民五千,老者深感皇恩,跪拜高喊:“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吾辈受皇恩活命,何以补报?今后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慷慨之情,当地灾民无不感怀于心。
各地学子及皇亲诸宗受得皇恩,各自背面稽首,焚香共祝圣寿。粥赈之中,由于高务实及张一元日以继夜的巡视督导,各地灾民普受所惠,渐有生气。藩臬有司及各地州县正官,无论廉腐,或诚心或畏罪皆在赈灾期间竭尽全力,受统筹安排,河南一省灾情因此开始抑制。
然而毕竟是大灾期间,谷物难免因稀缺而价高,原本各州县所设常平仓,早前许多年便因吏治衰败而渐渐无用,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