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五年元旦这天,群臣朝贺之前,女皇早早赴太庙祭祀先人。
辰时初刻,刘若兰虔诚跪倒在祖宗牌位前,一边向她的爷爷和父亲汇报近期国内外时局变化,一边询问大齐该向哪里走。
形势并不容乐观。
齐军虽然已经取得北海之地,将罗刹势力彻底驱逐出远东,然而这是齐军西征的极限,若再要向西进发,穿越茫茫沼泽冻土,攻打罗刹国西部城市,齐军势必将付出更惨重代价。
“前日瑞典和不列颠的使者又来天心城求援,他们希望大齐能在东方给罗刹更大的压力,因为罗刹国的皇帝正率兵与他们在乌克兰决战。”
“父皇,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现在做的是火中取栗的事情,他们劝谏我说,不能再继续增兵,因为那样只会徒增伤亡,于事无补。”
“我不确定是否应该继续攻打罗刹,西征已经到了极限,而且罗刹国军队主力分布于西部,我军在北海的行动并不能决定什么。”
天授女皇燃起香火,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
罗刹国的冬天比她想象的还要可怕。
在过去的三个月,江百龄麾下远征军,因冻伤而死者,已超过千人。
尽管出征前已经做出了充足准备,然而齐军在军需供应,伤员救治等方面,还是出现了严重问题。
“父皇,瑞典国王说他因为他的傲慢,现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拒绝支援瑞典,他特别需要大齐,只有大齐才能阻挡罗刹人征服瑞典的脚步。”
“英国人也说了类似的话。”
刘若兰虔诚焚香,默默祈祷。
她想起那个差点要了自己性命的瑞典女人,如今自己却要冒着无数人的生死,去拯救这个女人的祖国。
“父皇,如果您还在人世,你该怎么选择呢?”
女皇沉思了很久。
她忽然想起大齐拖欠列国的债务还没偿还完毕。
“我应该去听取其他大臣们的意见,或许只是听取。”
刘若兰在太庙喋喋不休说了很久,最后在侍卫的簇拥下返回皇极殿。
朝阳初升。
大齐文武百官们在皇极殿等候已久,康光绪等人不等女皇落座,便开始劝谏女皇。
“陛下····”
康光绪一改平日儒雅之态,语气急促道。
“何事?慢慢说来。”
站在康光绪对面的副相陈子壮瞪了老康一眼,两人观点素来不和,这已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