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北海之地,即后世所谓贝加尔湖。按照首相康光绪的说法,对这片土地拥有不可辩驳的主权。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廷在此设玄阙州,属燕然都护府,龙朔三年改名瀚海都护府。总章二年(669)改为安北大都护府。
五代复归突厥,后又归回鹘所辖,后为蒙古八剌忽部控制,元代属岭北行省,明朝为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
武定初年,刘招孙征服蒙古各部,于北海设岭北行省,后广德皇帝废省设区。
先前,长公主为换取罗刹国对新政的反对,允许部分远行的罗刹商人在北海定居点歇脚。
当时长公主对罗刹人停留的人数和时间都有严格控制,规定前往北海的商旅人数一次不超过五十人,逗留时间限制在七日之内。
广德十五年后,长公主忙于和刘堪争权夺利,无暇北顾。
罗刹人遂蜂拥而至。
先前还只是在湖边稀稀疏疏搭建几顶帐篷,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帐篷搭得越来越稠密,最后乃至于星罗棋布,就像牛皮癣一般挥之不去。
地方行政官接受罗刹人贿赂,拒不上报。
最后罗刹鬼索性鸠占鹊巢,占据北海周边大部分区域,他们砍伐森林,修筑城寨,锻造火器,将原住民驱赶到更往东的荒原。
到天授女皇登基前后,罗刹鬼俨然已把这块膏腴之地当成自己的殖民地,源源不断朝北海移民。
截止天授四年十二月,定居于此的人口超过三万,其中大部分都是从罗刹国西部移民而来的酒鬼、罪犯和亡命徒。
罗刹鬼不仅占据土地,这些殖民者还和紧邻的齐人争抢水源,劫掠牧人的牛羊,袭击落单的卫戍战兵。
当地官员不止一次上疏朝廷,恳请朝廷出兵反击,驱逐罗刹鬼。
然而当时困于废太子刘无忌叛乱的内阁,哪里还有精力过问岭北之事。
每次岭北官员上疏求援,朝廷总以“边界早已勘察清楚,大齐与罗刹乃兄弟之国,不可轻开战端”等理由,搪塞官员。
1716年,罗刹国彼得一世为支撑欧洲战事,加大了对远东地区的掠夺压榨。
为了满足彼得大帝需求,远东殖民总督弗拉基米尔·安德烈下令在北海采伐更多的森林,猎杀更多的黑熊。
1617年,大齐军队与罗刹殖民军在北海边境冲突不断,互有伤亡。
1718年(天授四年)6月初,弗拉基米尔·安德烈借口追捕废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