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1412——1423年)的十一年间,大明耗费十万军民,在静乐宫至武当山天柱峰顶一百四十里的古道上,建起了八宫二观庞大的道教建筑群。
这便是永乐年间著名的“南建武当”。
静乐宫为当武当山九宫之首,几乎占据半个均州城。
宫内有牌坊、大宫门、二宫门、正殿、二圣殿、真宫祠、方丈堂、斋堂、浴室、神厨、神库、配舍等,红墙碧瓦环绕,重重殿宇,巍峨高耸,层层院落,宽阔幽深,环境幽雅,宛如仙宫。
均州是刘招孙的老家,也是他这次平定荆襄流民的大本营。
除夕前日,武定皇帝携慈圣太后金虞姬、修女黛芙妮等扈从入住静乐宫正殿。
太上皇抵达静乐宫的当日,前明郧阳巡抚、均州知州、武当提督太监纷纷赶到拜谒,争相进献祥瑞。武当道士李浑希亲自送来“榔梅仙果”进献太上皇,以告天下吉祥。
齐军兵力捉襟见肘,对湖广地区不可能做到全面占领,所以武定皇帝为收拢人心,节省兵力,一直没对这些前朝旧臣下杀手。
这些前明巡抚知州太监,各人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无不竭尽全力讨好大齐皇帝,以求能苟全性命。
明代武当山富甲天下,每年多出来的香火钱还要填补湖广等地财务缺口,因此明代皇帝对武当颇为重视,派遣心腹提督太监镇守。
明朝宦官不再只是皇室的附庸品,他们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是皇帝掌管天下的另一套政治班底。
武当宦官制度归属于在外钦差衙门,是皇权正大光明地监视与管理武当山的机构。
皇帝设立提督内臣,并赋予其军事宗教等方面的权力,也许是有众多目的,但最突出的目的是为了能制衡提督藩臣与郧阳抚治的权力,形成内外官员相互制约共同合作的地方权力机构,以维护武当山的长效发展。
刘招孙自幼在武当山脚下长大,对这些事情都颇清楚,所以在进驻均州城之前,他并没有对这些道士太监下手。不仅没有下手,而且在繁忙之余,还专门诏见道士樊中阳,详细询问真武大帝升真(成仙)事迹,樊中阳以为太上皇迷恋求仙术,于是信口开河,向武定皇帝表示:
真武神在升真之前,曾告知天下:“圣人出而槟梅落”,陛下初驾太和(武当山),便有槟梅成熟蒂落,可知天佑大齐····
武定皇帝听闻此言,大喜过望,遂对章东下令:
罚这些不好好修设斋醮却四处坑蒙拐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