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诸君请看,从青州北海至徐州琅琊、下邳、再到扬州九江、庐江,此南北相接,首尾相连,便如常山之蛇,而寿春便如蛇之七寸,任何势力一旦占据荆州,便能顺流而下,直接对我七寸要害发动猛攻,威胁之大,焉能容忍?」
「如袁术者,立足江东多年,竟连这般明显的形势都未曾发觉,反而舍近求远,舍长取短,弃荆州不顾而先取徐州,如此愚不可及之人,若不败亡,岂不谬哉?」
听到这话,陆绩倒还好些,如顾雍等寿春旧臣面面相窥,纷纷略露尴尬的神色,鲁肃这话说的固然是袁术,又何尝不是在说他们呢?
王政则是深深吁出一口浊气。
从当初选择自立的那一刻时,他固然已给自家规划好了战略蓝图,便是先取徐州,后取江东,继而图谋荆州、益州,暂时避开北地的群雄逐鹿。
这一条路线固然没错,但这并非说明当时的王政就具有多么高深的战略眼光,不过是因为从后世的历史隐约觉得这条路是正确的,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而包括后面招募到的几位谋士,无论是祢衡、郭嘉还是张昭,他们固然
也隐约猜到了王政的战略意图,并都认为这个战略十分正确,却都没有真正给王政分析过为什么正确,又正确在哪里...
直到今日鲁肃的出现,才让王政真正彻底明白了过来,荆州对于扬州势力的至关重要!
这一刻王政甚至明白了原本的历史上,刘备势力不过刚刚吹起了反攻的号角,孙权却选择这时罔顾大局对盟友蜀国进行背刺了...
要知那时的曹魏,依旧还是三国中势力最强的一方。
因为之前的刘备不管地利上占据如何大的优势,单只拥有一个荆州,甚至是不完整的荆州,他的实力便还不算强大,那便不具有实质上的威胁。
而得了益州之后却是决然不同,对孙权而言,这时的蜀国哪怕实力不如魏国,但对他的威胁却是远远大过后者,那是随时时刻都可能直取他的首都,直攻他的要害。
听到这里,王政已大致清楚,综合鲁肃的论述,无非是三个重点,其一主动与袁绍结好,释其猜忌,这样袁绍自然会顺应形势先攻曹操,其二是两不相帮,坐壁上观袁曹相争,其三则是先取荆襄,随后益交,发展重点先南而后北。
这大致也和他当初的计划不谋而合,王政顾盼左右,望向郭嘉道:「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沉吟了片刻,慎重地说道:「此等大事,非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